時間:2022-05-13 來源:sznbone 瀏覽次數:616
自 1980 年代后期以來,貼片機的推出就開始進行本土化研發。然而,在前行,歷經磨難,十幾家企事業單位奮力拼搏,終于在科研項目的認定上止步不前。多年來,國內商業化銷售的貼片機不到200臺,主要有上海現代、肇慶新寶華和臺灣元力盛。貼片機的國產化確實有點難度,主要是從技術基礎和資金投入來看。
根據SMT設備的國產化戰略,各有側重,貼片機很難根據國情突圍,揚長避短是可以理解的。但如此龐大的市場需求,長期被國外大公司瓜分,與其電子制造大國的地位極為不相稱。要改變這種局面,單靠企業的積極性是無法實現的。必須在政府主管部門的重視和大型電子企業集團的投入下才有可能。
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SMT應用大國,但要成為SMT強國,差距還很大,任重道遠。 SMT設備的國產化程度和市場占有率是成為SMT強國的重要標志。經過多年的努力,特別是廣東眾多民營科技企業的拼搏和競爭,SMT設備國產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績,贏得了國際品牌的市場份額。
經過十多年的探索,貼片機的基礎技術在國內已經成熟。隨著SMT技術在計算機、網絡通訊、消費電子、汽車電子等領域的廣泛應用,實施貼片機國產化戰略的時機已經成熟。